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东林精神”书写塞罕坝传奇

发表日期:2018-6-26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塞罕坝,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过去,掠夺性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得塞罕坝的森林荡然无存,一片荒芜。

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严峻形势,国家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构筑绿色长城。时称东北林学院的东北林业大学为这里输送了47名林学系本科毕业生,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塞罕坝的绿色传奇,把“东林精神”融入茫茫荒原,共同塑造了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塞罕坝精神”。

困难比想象的更多

提起当年赶赴塞罕坝的往事,84岁的李桂生记忆犹新。

李桂生是东北林学院100多名林学系毕业生中的6名党员之一,当时已经被分配至林业部下属科研单位。“院长刘成栋在毕业典礼上激昂致辞,他鼓励毕业生们为了祖国的需要贡献自己的青春,让大家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火热的建设中。”李桂生和同学们受到了鼓舞。李桂生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执拗地坚持了最初的决定。

47名学生被分散到各个分场,从事育苗、抚育、运输等各个技术岗位工作。李桂生承担的是总体设计工作,实地勘测是工作的第一步,要掌握土壤、气候、降水等信息,还要考察周边地形环境,以便进一步确定树种、栽种方式。

在塞罕坝生活的第一件事是要学会骑马。从驻地到勘测地,单程几十里路,都是难行的土路,骑马是最实用的交通方式。有时候到比较远的地方勘测,就得架上牛车,拉上锅灶和被褥,随时露营,还得提防野外的狼群。

“围场县的条件太差了,满大街只有一座两层的小楼,又小又破败,我们都管那叫‘鸟笼子’。”在塞罕坝工作了20多年的葛清晨印象深刻。

塞罕坝年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六级以上大风日数达76天。临时搭建的马棚、地窖,难以下咽的莜面和冰凉的雪水,野兽出没的恐惧、生活单调的寂寞……这些都是他们青春难以泯灭的记忆。塞罕坝的冰封期长达7个月,8月份开始下雪,常常大雪封路,寸步难行,过冬的粮食必须在冰封来临前储备好。土法磨莜麦制成糕饼是塞罕坝当地人的主食,冻白菜、冻大头菜、冻野菜是常年的副食,偶尔能吃上一个煮鸡蛋就是最好的美味。

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扎根塞罕坝

在克服生活困难的同时,“东林人”遭遇的更大困境是技术难题。

种树是让塞罕坝生态得到恢复的第一步。在建设初期,造林的树苗都是从外地调集的,但长途运输无可避免地会让树苗失水,极大降低了造林成活率。自己育苗的念头让这些年轻人想尽了办法,然而,调集种子是育苗的前提,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东林的毕业生们特意跟当地林业工作者取经,专门学习播种敷土的技术活。敷土要做到薄厚均匀,既能防风保暖,又不会限制树苗抽芽生长,大家无数次拿着筛子操练,直到从熟知“大筛大晃,小步轻移”的口诀到熟练操作要领。塞罕坝无霜期平均为52天,开春播种的时机必须把握好。昼夜观察温度变化,让技术员们在春播前夕几乎睡不上一个囫囵觉。

“在学校里学习的是遮阴育苗,出苗率虽高,但塞罕坝高寒气候,苗木变得脆弱,经不了风雪,生长不好,存活率变低。”在河北省林业厅退休的李兴源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在育苗期采用全光,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全光育苗的落叶松树苗更为茁壮,更能适应低温干燥的自然环境,这也是国内首次在高寒地区取得全光育苗成功。经过三四年的大胆试验和谨慎求证,全光育苗法被全面推广。

“1962年机械造林失败了,1963年也失败了,机械林场机械造林不成功,觉得没法交代。”李信说,大伙心里憋着这股劲儿,反弹出了更强的斗志。外地调来的树苗水土不服,就自己育苗;苏联引进的植树机不听使唤,就自己改造。

1964年的马蹄坑大会战,一次造林688亩,成活率超过了95%,攻克了塞罕坝高寒地区造林的难题。望着茁壮成长的幼苗,很多人喜极而泣。

“打早、打小、打了”,“东林人”几乎都制定、参与过塞罕坝的防火、扑火工作。“我们很多基本管理制度,护林防火、森林经营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方法十分科学,这些都是第一代建设者留下的宝贵财富。”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张向忠说。

载入塞罕坝史册的“东林精神”

从技术员、副场长到党委书记,李信一生都没离开塞罕坝。

葛清晨的塞罕坝履历十分丰富,做过政治工作,搞过造林设计,修过公路,从事过计划财务,担任过林产业经营管理者……这个黑龙江的汉子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塞罕坝和河北省林业事业。

植树造林、严防虫害、护林防火、森林经营……荒原变林海。每一件与林子有关的事儿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踏实肯干的“东林人”在塞罕坝留下了极好的口碑。

“东北林大是全国有名的林业院校,有专业基础,建场初期就获得造林成功,与高学历人员充实进来密不可分。”张向忠说。

时任承德地区专署林业局局长、91岁高龄的刘文仕这样评价当年的东北林学院毕业生:“47个人上坝后,全部扑在技术岗位上,都是‘扛大梁’的,他们对塞罕坝的建设有着巨大贡献。”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东北林大的47名高才生,就没有塞罕坝的今天。”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旅游开发公司工会主席朱立新的想法代表了当地很多人的心声。

“我个人是渺小的,但是在这个集体里,我做了一件大事。”吕秉臣含泪感叹。他向记者介绍了老照片上一个个年轻的面庞和背后的故事,那些青春挺拔的身影现已都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们在塞罕坝上奋斗的青春故事却从未褪色,他们用“东林人”的艰苦奋斗给“塞罕坝精神”作了最鲜活的注脚。

当年,“把河山妆成锦绣”是47名“东林人”的铿锵誓言,更是他们立足时代、砥砺前行的行动见证。

今天,东林毕业生对塞罕坝建设的贡献和影响深入人心,载入史册。李大林、吴焕卓……这些年轻的名字是东林毕业生的后代,他们成为守望塞罕坝的“林二代”,继承着老一辈优良传统,把建设塞罕坝当成奋斗理想,把“东林精神”牢牢扎根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6日第6版 版名:新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