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学,化经验为智慧

发表日期:2017-5-25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听完杨老师的大教研“简单的周期”,有很多褒奖之词就要脱口而出。

三年多来,杨老师的进步与提升人人可见。课堂教学扎实灵动,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主张和风格;教学研究渐入轨道,文章开始获奖发表;教学管理上也是有目共睹,带领着数学组共同进步。就今天这节课来讲,我总体的感觉是“一节贴近常态课的公开课”,常态课只要认真准备,也能上出这样的档次——看来,学校提出的一周上一节“让孩子留恋、让自己满意”的课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香蕉”的。关键是我们要准备“跳”,并且真正地努力去“跳”,使劲去教。

首先,这是一节学生的课。听完课,给老师们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教师,而是四⑷班孩子们(yinsutongjinliyuan)的精彩的表现。这就是完成了一种转型:课堂不是让教师来“演”的,而确确实实是属于孩子们展示的舞台。我们羡慕杨老师教出了这样孩子:知书达理(感谢别人)、开朗阳光(讲话完整响亮,会说敢说)、写字工整规范、师生生生互动开放自由、敢于质疑与应答……我觉得这是一个有主张有操守的老师,长期的规则要求与人格熏陶濡染的结果。小学重要的是什么?爱与规则。这是值得我们长期坚持去做的。

其次,这又是一节教师为学生的课。小学数学不遭人待见的原因有二:一是知识的整体性被认为的拆解;二是教师缺乏对儿童已有经验的理解。我觉得老师们可以从这两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杨老师为学生的学习精心设计了课的流程与结构,并且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引领孩子进行互助式的学习,较大程度地达成了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思想方法上都有所教益。

流程与结构。我细致地梳理了这节课的基本流程:激趣导入→进入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中认识理解规律→提炼概念,与生活剥离→回归生活→动手创造周期问题→课堂小结→回应导入。应该说,这个结构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的。我想借此表达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止步于直观形象地教学,一直陷在情境里出不来,而缺乏概念的抽象化。简单点讲,就是重视“动手”而忽视了“动脑”。生活情境、动手探究、小组合作都是进行概念抽象的“脚手架”,是手段而非目的。数学学习从根本上讲,不是要我们学会动手做事情,而是将事情模型化、抽象化的过程,以此去解决问题,解释生活,形成个性化的数学思维。

经验与智慧。教师职业是需要经验积累的,有一定的经验作支撑,会让我们在教学现场面对各式各样的意外而临危不乱,甚至将遇到的尴尬化成教学出彩的重要资源。这就是教学智慧。有的经验能促进智慧的0生成,而有的经验又会阻碍智慧的生长。这就需要我们反思经验,将经验转化为临场的智慧。

举个例子:学生在算“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时,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用除法计算,这已是“最佳算法”,当杨老师举手提问“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时,没有孩子举手了——遇到尴尬了,为什么?因为孩子基础比较好,“看不起”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还有,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讲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不讲行不行?我觉得是有必要说一说这种方法的,这样做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直观印象(这对有些后进的孩子是有帮助的),和算式推导遥相呼应。

有的老师会着急:怎么没有人说“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啊?这帮熊孩子,真不撑场子!不如我直接讲吧。

有的老师会犹豫:孩子都会除法计算了,我还有必要讲吗?

老师是怎样化解的呢?“我们可以用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来验证!”验证多好呢!既解决了必须要讲的问题,又启发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问题。既解决了直观理解的问题,又与算式推理互相验证。

听到最后阶段,我是觉得课是有些问题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在学生对于“周期概念”的理解上。一般讲,要全面理解一个概念,除了呈现典型的正例外,还要呈现与概念本质属性相关的非典型正例和反例教学。在“小小设计师”之前,杨老师只呈现了典型正例。我是有些担心的。但是在“小小设计师”阶段,我不知道是孩子(shaoliwei)救场了,还是巧合,出现了错例,在辨析错例中,完成了对周期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当然,最后老师呈现的非周期排列,让孩子整理出周期,也是很好的设计。

最后,我的个人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借鉴。

细节还可以继续揣摩。比如讲在算完“第19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后,老师设计了抢答,为什么仅仅设计了1题呢?且,一个孩子(贝翘楚)用数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后,为什么不再请一个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呢?可以再出两道题,一个余2,一道余3,结果也并不能一下子就数出来。

概念还可以更加明晰。感觉孩子对“周期”概念知道的不够清晰,还是应该加强“典型正例”“非典型正例”与“反例”的辨析。

当然,这两点有可能是鸡蛋里面挑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