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写作文为啥难于上青天?

发表日期:2017-4-20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大凡习惯于涂鸦文字的人都明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然而,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纠结于如何走捷径,最终只能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中苦苦煎熬,实在写不出什么花花绿绿的心情,不由得咬起笔杆子在一边干着急。

如果上天不再要求孩子们写作文,说不定反而会造就一批批伟大的写作者。时下,写文章不再是生活的体验,更多的是华美辞藻的堆积,算不上真正意义上“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我看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不知多少帅男靓女会死多少脑细胞,写出来的东西儿女情长也罢,英雄气短也罢,都是在网络上拼盘,据说,有专门的网络公司竟然发明了拼盘的软件,着实让一些在文章堆砌中苦恼的人找到了一点点光明。

我想,写文章到底难在何处?不要说孩子们,就是有了社会经验的成年人都会为之抓狂。曾经有校领导开玩笑说,我不会写文章,但会改文章。殊不知,真正的写作者一定从写作开始,所谓的改文章不过是润色而已,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事实上,愈是不懂写作的人愈是在传授写作技艺时玄之又玄,似乎写作不是人干的事儿。我们身边有许多语文老师,他们不能不算是敬业,但在写作问题上去有着乱点鸳鸯之嫌疑。无论是指导写作,还是评判文章,都严格按照所谓的标准机械的分出一二三。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推荐的文章十有八九都是神一般的语言,超级帅的主题,到底有没有从写作者心底发出来,恐怕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语文老师在传授了言不由衷的技艺之后,发现孩子们不但写作没有了灵气,而且一次比一次写作为难,不由感叹道:“文章不是人干的事儿,没有神一般的灵气,恐怕很难有所作为”。我想,写文章难,对于没有把写作当作快乐的人,肯定是特别痛苦之事。许多人之所以写不出半点文字来,说到底就是不愿意到生活中去积极体验,只知道按部就班地杜撰文字,试问,能够写出啥样的东西来呢?

一些人不免嘀咕,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什么可以着笔的呢?在没有写作习惯人的眼里,生活如陀螺式的,整日里转来转去,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激动的东西可以着笔。殊不知,真正伟大的生活在有着写作习惯人的心中却如万花筒一般,时刻可以变幻出神奇的一切来。文章没有多少规矩需要讲究,更多的在意于一个人积极的生活体验。

所谓的写作灵气是不是神仙在一边保佑,我想,就算神仙存在,那也是你的行为习惯带来的幸福写作冲动。实际上,许多人写文章不是一种快乐而是视之为任务而已,“动之以情”才能够“晓之以理”,一个人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又怎么可能看到大千世界花花绿绿背后隐藏的一切呢?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心在何处,文章的灵感就在何处?有人说得好,灵感如电闪雷鸣,转眼就消失,否则,陆游先生也不会说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样的话来。我们不要指望突然脑袋瓜开窍,写出特别、特别的文字来。实际上,真正的灵气之文章绝不是突然得到了灵感的帮助,需要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没有长期的积累,想要写出自然顺畅,别致深意的文章,我看确实有些为难人。

淡淡的生活在随时收集情感者的指尖会变出特别的文字来,只有那些在名利场奔波之人才不会发现生活本身之魅力无穷。写文章不能够带多少功利之心,如果整日里想着成名得利,我想,文章写出来可能辞藻华丽,但到底有没有价值,恐怕只有自己知道。我们都知道,每天都会有上百万的文字从各个人的指尖产生,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文字深入人心,恐怕就有必要积极反思了。刘禹锡先生在《陋室铭》中写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很显然,处理公文不是什么写文章,真正写文章者尽管在写作技巧上要求特别高,但内容的取舍一定是自由的。如果写文章没有闲适之心,整日里在框框里患得患失,十有八九写不出灵动的文字来。

实际上,真正伟大的写作者,他们绝不会在写作问题上循规蹈矩,而是以最合适的形式来源源不断地输送生活体验。一般人写文章,脑子里老是在盘算到底如何才能够完成任务,殊不知,愈是如此的急功近利,愈是写不出有着灵气的文章。正因为如此,患得患失的状态让写出来的文字前怕狼后怕虎,等到文章左躲右闪之后,才顿然发现,一切的一切,一切的一,都变得面目全非起来,可以说,自己都不愿意再看第二眼,又何况那些读者呢?

每年各级政府主要官员都会做报告,媒体当然会第一时间做出宣传,试问,累牍文字的报告,又有几句人们依旧记忆犹新呢?不是经常有人在报告会上打瞌睡吗?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一种任务,而不是真正生活积极的体验。

我们的学生写文章为啥喜欢假大空,缺乏真善美,与政府工作报告一样,都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从心底喜欢把自己的五脏六腑掏出来。“汝欲果学诗,功夫在诗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篇篇有着灵气的文章缺乏了积极的生活体验,哪怕才华再高,恐怕也无济于事。

生活体验为啥要积极向上呢?我想,一篇文章想要生存下去,不在于写作者到底如何的堆砌文字,而是在读者的一次又一次的超级认同。正所谓高山流水,就在于一个人的演绎艺术,不能没有人欣赏,否则,艺术的生命就会变得曲高和寡,没有实际意义。

自古以来,大凡有灵性的文字不在于高雅的殿堂,恰恰来自于毫不起眼的民间。民间艺术从来不缺乏灵动,就在于民众的创作不需要种种束缚,尽情地“诗言志,歌咏言”,才能够让人间的真善美演绎一段段神奇。等到这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品进入高雅者的手中,固然能够抬高一个档次,但长期在高雅者的手中修色、润笔,渐渐地,艺术的灵气没有了,江郎才尽,无可奈何花落去又有什么奇怪呢?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积极的体验是一个人真正写作的关键,我们如果在生活中缺乏好奇心,不能够用心去寻找社会中真善美的一切,又怎么可能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文章来呢?文章来自于自然,绝不是在墨守成规中洋洋洒洒堆砌文字。孩子们笔下为什么写出来的文字四不像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不愿意真正写出发自肺腑的文字来,只知道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更何况每天面临着一个个任务,如陀螺一般转来转去,又怎么可能走进生活,去积极体验生活的背后所赋予的魅力。

写文章如画画写生一般,自然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所谓行而不远,言之无文。我们的孩子整日里在课本里逗留,在题海中苦战,天不亮就起床,黑灯瞎火的才能回家,又怎么会关注哪朵花开了,哪棵树变绿了,啥时燕子来了,何时大雁飞走了,只会空泛的说什么“春花、夏云,秋月,冬雪”,纯粹是拾人牙慧,没有一点心意。

漫步在美丽的春天里,闻着油菜花甜甜的味儿,放眼望去金黄一片,听着叽叽喳喳的鸟叫,你的笔下又怎么会如有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