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风雨回家路

发表日期:2017-3-24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人生就像大大的圆,无论你怎么走,都不会彻底离开家。不知为什么,天底之下,家的存在让许多人安心下来,可以快乐的生活与工作。家和万事兴,国家之所以繁荣昌盛,就在于家的幸福。

自古以来,一个人之所以没有了幸福,关键就在于国的动乱让家给予破灭。为何一个人会放弃一切个人的得失,要忧国忧民,不就在于一国灭,何以家为。国与家始终联系在一起,“国破山河在”,杜甫不由得“感时花溅泪”,才顿然觉得“家书抵万金”。《大学》提出一个人得以立身就需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连家都没办法经营到位,又怎么可能让天下人幸福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立于天地之间的大丈夫,都会在修行的道路上,成家立业,才能够走四方,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宦海沉浮中飘荡,忍受着“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仍旧不敢回家,就在于没有为家的繁荣做出多大的努力。

“富贵不回乡”,在有志者看来,犹如“锦衣夜行”,就算西楚霸王、高祖刘邦,在功成之后,都会选择到家乡走一走。一方面希望告示天下之人,自己有出息了,另一方面,希望世人明白,家的味道可以支持一个人创造伟大的事业。

尽管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壮阔胸怀,但在天与地之间,一个人无论怎么凌云之志,都会在两鬓苍苍之时,选择了回家。贺知章,一个朝廷的权贵者,在赋闲之后,第一时间想着的就是回家,不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想着如何敬孝道,让自己能够安居乐业。

陶渊明先生没有在功名利禄上大放异彩,但在家园田居上却能够享受味道。一个人可以没有浮名,但不可以没有家的存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相信,第欧根尼在阳光下晒太阳,为啥那么从容自得,说白了,就在于背后始终有家的存在,尽管生活特别朴素,但一人一口逍遥自在却是亚历山大所难以享受到的。

据说,天地万物,在临近灭亡之时,都会选择回到原来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生命的消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植物尽管没办法自由活动,但在接近阳光生长之后,最终还是回到了大地。动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衰老了,跑不动了,都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不要以为人可以凭借智慧脱离死亡的轮回,一个人就算在世间叱咤风云,但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肯定想到最多的是家里的一切。有人特别奇怪,曹孟德那样的大英雄,在临死之前,写给妻子儿女的信却啰里啰嗦,完全没有什么壮志凌云的气概。

天下人干天下事,然而,是是非非转头空,最终指向了家。叶落归根,一个人长期在外面飘荡,等到拄着拐杖之时,当然愈是想着家里的一切。割不断的思乡之愁,想不完的念家之泪,无论是苏老爷子在月光下对酒当歌,还是林黛玉在大观园里徘徊感叹,家乡的存在让一个人患得患失,没办法割舍。

正因为如此,家成了一个人心中割不舍的梦,范仲淹在西北战场抗击着西夏人的进犯,但听到羌笛悠悠,当然也睡不着觉,喝上几口浊酒,想起远在天边的家,显得更加衰老了。立功建业的人尚且想着家乡,又何况那些默默无闻,没有建功立业之人呢?许多迁客骚人,他们在世间徘徊,有家不能归,想来只能是“断肠人在天涯”了。不管是柳三变在妓院吟唱,还是关汉卿在创作戏曲,骨子里又何尝不希望为朝廷做点事,不至于让家的存在抹黑。

家不容纳碌碌无为者,希望走出去的每个人都有出息。走进孔林,听导游说,葬于此的孔夫子后人,只有有了出息的人才有资格,那些毫不作为者只能在外面飘荡,成为孤魂野鬼。我相信落魄成为一个人潦倒的标志,不就是没有按照家的指向走出一番天地吗?堂吉诃德,一个荒诞的游侠,不要以为满嘴的胡言乱语,但至少他的家是存在的,不至于成为落魄之鬼,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理想一旦与家结合在一起,就算人生怪诞不已,但最后依旧是平和的。

陶渊明,在官场上可以从容进出,就在于家的存在。五柳先生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只要家的存在,哪怕四壁透风,都会怡然自得。读先生写的《桃花源记》,你有没有发现,外人也罢,生活在里面的人也罢,他们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幸福,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子一样。古代的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的国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而不是相互倾轧的大染坊,否则,也不会尊儒,提出治国要孝道,不就是希望以家为单位,人人和睦,让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吗?

以孝治天下,统治者从心底希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赵匡胤为啥能够兵不血刃,杯酒释兵权,就在于人家听取了赵普的建议,考虑到了那些武将爱家之心,才顺利地改变了唐五代混乱不堪的局面。家在一个人的心中就是定海神针,没有了家的存在,任何人都是鬼魂野鬼,纵然智商再高,干出来的事儿恐怕都会鬼鬼祟祟的。

一些变态的历史小人,我看十之八九都是家的名存实亡有很大关系,他们要么忘记了家的意义,要么希望以家来代替国,竟然野心勃勃,完全忘记了家在一定意义上存在范围。一旦逾越了家的范畴,我们就可能忘乎所以,反而不利于自己平和地看待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家国、家国,就是国家,一个人有必要清楚的认识自我,家是我们可以休憩的地方,而国是我们个人奋斗的地方,不要在国与家之间混淆是非,否则,就会失魂落魄,没办法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沙一菩提,一叶一世界,释迦摩尼以天下为家,愿意摆脱尘世,在菩提树下成佛论道。我们不可能有着佛的胸襟,只能够在花花世界里找到可以让灵魂休憩的地方,而不是在梦里患得患失,煎熬痛苦。可惜的是,家永远在变化,一些人在外面飘荡,回到家时,一切都没有了,想要找到回忆的一幕幕,连个念想都没有了,这样的悲剧又何尝不在发生呢?

“每逢佳节倍思亲”、“夜半钟声到客船”我想,在外行走的人们,夕阳西下之时,花好月圆夜,又有谁不在意“欲别故乡难”,无论天之涯,地之角,都难免会“愈是故乡明”,难免会“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想到这里,我放下手边忙不完的活儿,驾着长风,赶紧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