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职称改革能否给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红利?

发表日期:2015-9-12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职称改革能否给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红利?

我国从86年实行职称制度以来,严格的说,对于激励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激情功不可没。但是由于这项制度没有与时俱进,评价体系之后,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教师职称问题,成了近来年教育的热点问题,甚至到了众人皆喊的尴尬境地。作为农村最基层教师,笔者以为,人们之所以众口齐伐,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职称评聘难,而评聘难的关键不在于评聘的标准高,而在于评聘的指标少

    “我78年参加教育工作,88年评上中一,明年就要退休了,职称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念想。即使明年就开始实施,馅饼也不会砸到自己头上。”双田九年制学校的的许忠良老师,听说职称即将改革,在中小学也能晋升高级职称,对此并不抱多大希望。不说还能开心地站好左后一班岗,一说反而更寒心。因为大家都清楚,近几年农村中学也曾设有高级职称,但除了两位中学校长晋升了高级职称外,另外几个都是中心学校的领导。哪有普通一线教师的份。“即使增加了指标,但一个镇高、中、初级教师岗位的比例设定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可以说145的比例是硬杠杠,限额指标不会突破。况且职称指标的掌控权在人事局,有关系的可以搞到指标,无论要求多么高、评价如何严,对于他们来说,还不是近水楼台。”工作在田心完小已有36年教龄的老教师曾润平老师感概的说,“职称改革只能是部分人洗牌,少数人受益,而且会继续拉开教师的待遇差距。”

    在中小学设高级职称,理应会得到广大教师的赞成,理应能够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热情,事实是教师们并不乐观。现实中教师对职称的评聘既期待,更无奈。指标的过分限制,势必导致多数教师难以晋升高级职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在农村小学,一级教师职称退休的不在少数。职称低,待遇低,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村的教师在岗时的教育热情,更严重影响了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大家都知道,一个单位的教师有退休的,也会有新上岗的,有调出的,也会有调进的,固然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就一定的时间段内,一个单位的教师却是相对稳定的。当职称评聘进入正常状态的时候,也就是高、中级岗位达到规定比例的时候,中级教师要想晋升高一级职称就变得异常困难起来。即使有指标,领导们没有晋升完,一线教师就很难有机会。

    笔者所在镇,中小学教师120多人,截止到20157月,中学教师36人,高级职称仅2人,且都是校长;中心学校6个领导就有4人晋升高级职称。小学教师84人,没有一个晋升高级职称,按88年职称晋升的方法,每年小学仅一个中级指标,按此方法推算下去,8年后指标已满,现有的80人全部晋升到高级职称就要等待已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退休或调离。很多教师只能带着遗憾退休而去了!

    职称不是职务,一所学校的校长只能设一个,但高级职称的教师却可以是多人。按照职称的本义,它体现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下。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教育部《2015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中对各岗位教师的任职条件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理说,只要教师达到了某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就应该给予评定相应的职称。而不能用比例”“指标去做硬性的限定。

    当然,十个手指不一般齐,实事求是地讲,也绝不是每个教师都会达到高级职称规定的要求,那种要求所有教师都带着高级职称退休的想法也只能是一种理想。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当下职称各种级别的岗位比例设定,具有极端地不合理性,中高级职务比例过小,特别是高级职务太小,人为地限制了教师职称的自然晋升,无论你水平有多高,只要没有高级指标,你就永远晋升不了。

    达到了高级标准却由于指标所限无法晋升,职称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师教育水平的现象当然也就无可避免了。这就使得很多高水平教师只能在中、初级职称上待岗,使得这种本是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调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的职称,变得名不符实

       做为一名教师,人人都希望自己在退休前能评聘上高级职称,因而解决教师职称的核心问题当是解决高级职称的比例问题。要使教师职称成为一种正能量,就要按照教师职称的本义去实施,让大多数教师评聘上高级职称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不是说要"吃大锅饭",不分青红皂白让所有教师都混上高级,但是,一个好的制度,一个激励性的制度,一个科学的制度,也绝不能把具备了中、高职称任职条件的教师,关在高级的大门外!因此,当下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焦点问题,当是解决高中低职称的比例问题,否则,无论条件放得多么宽,职称评聘过程多么地科学、透明、阳光,高级职的指标却还是就那么几个,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难问题就永远没法解决!中国的教育需要更多的“匠”来实现,就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的教育热情,给广大教师带来红利,因此对于职称笔者建言:打破职称比例潜规则,除正高有指标和评聘标准外,副高实行自然晋升制度。满五年自然晋升一个岗位。对本科以上学历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可以提前一年晋升,按现行的岗位设置,一名新入教师从十三级岗位晋升到五级岗位需要40年。从现实的可能性来说,从事一种职业一辈子,90%的人在技术上都能驾轻就熟。作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40余年,即便成不了教育家,也会是一个术业有专攻的匠师,如果到退休,连一个副高都没有混上,不仅让教师寒心,更让教师这个职业失去尊严!职称改革能否给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红利,关键是能否打破指标的规则,实行自然晋级,关键是政府能否放权,把职称评聘作为教师自己的事,把自主权交给教育主管部门、交给学校、交给一线教师!

如果政府不放权,那么即使职称设得再高,只有少数人在洗牌,令多数人寒心,这样的高职称不设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