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读书无用论”的前世今生

发表日期:2015-8-22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乡间少年对他们能接触到的唯一的“知识代言者”——底层学校中的教师,更多的是“瞧不起”。农村老师收入差、地位低的尴尬现实使少年们不断强化了读书无用的逻辑。耐人寻味的是,“读书无用论”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那么,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读书无用论”的“前世”

  广义的“读书”就是学习,包括在学校里学习,也包括自己阅读。“读书无用”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一个问题的两极端,一起从传统走来,各自演绎着不同的价值,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教育宗旨是“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这是封建教育的价值取向。读书就是求功名,升官发财,没有功名做不成官。穷人不愿意读书是因为他们无能力去读书,或者读书并不能实现升官发财,因此读书是“无用”的。以升官发财为目的的读书,也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工具罢了。

  叶圣陶先生在1946年10月23日《生活教育》复刊的时候写过一篇短文《生活教育》,以此纪念陶行知先生,这篇文章中写道:“就教育的目标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文革时期刮过一场“读书无用论”的歪风,理由也是教育不是培养“工具”。这股歪风极端地认为,所有知识分子都是资产阶级的工具,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都应该打倒,形成“知识越多越反动”。其后又出现张铁生交白卷,黄帅学习不行就反潮流,还有唐河小女生“不会ABC,照样干革命”,名噪一时。这是非常历史时期的“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的“今生”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当时有一个说法延续多年:“高考改变命运”,认识这句话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这是整个国家改变命运的重大决策。

  30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举世瞩目,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屡屡遭受“读书无用”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传统的工具性认知

  直至今日,旧社会“唯有读书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影响依旧存在,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也可以理解。很多人把人的成功归结于收入、生活优越感,如果靠读书实现不了这些便认定是“读书无用”。“学而优则仕”在今天的选拔中依然沿用,国家公务员考试就是选择“学而优”者,以后也还会延续。所不同的是,随着制度约束,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公考”的温度逐步降低。

  我们不能低估“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的传统价值观对今天教育的影响。这种价值难以让“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只会让教育沦为“工具”而已,让受教育者失去自我。

  “唯有读书高”是一种极端,“读书无用”是另一种极端,当读书不能获取利益,或者通过读书已经获取巨大利益之后,都会催生 “读书无用论”。

  教育公平状态

  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特别是义务教育是适龄学童必须接受的法定教育,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失学、辍学大多是教育不公平所致。

  2014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校生高达1.38亿,所以每有一个百分点的学生辍学就意味着138万多学生辍学。偏远地区村落没有学校,或者有学校没有教师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城市,由于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辍学的学生主要是初中学习较差的学生,特别是民工子弟和乡镇的孩子,他们大多认为,即便读书,也未必有前途,不如早早出门打工。这是“读书无用”的重灾区。

  现在有一个说法:“寒门难出贵子”,这个说法不一定恰当,因为教育并不是培养“贵子”的,不过这也显示了教育不公平所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教育部出台的多项措施:支教,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乡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补贴,以至在重点高校录取方面都向西部偏远地区倾斜。这些措施目前能够缓解教育不公平的矛盾,但促进西部以及偏远地区教育还需要有更多的实际努力,依然任重道远。

  据“读书无用”认同度调查结果显示,村庄贫困阶层认同度最高,为62.32%。如果以收入来划分,家庭年收入处于1万元以下的村庄贫困阶层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最高。这些地方也正是义务教育最薄弱的地区,这说明教育不公平也会导致“读书无用”。

  教育目的错位

  现在,基础教育变得非常功利,目的性非常明确,所以才在全国产生诸如衡水一中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学校都把“读书改变命运”作为训词。

  如果基础教育抱定“读书改变命运”的目标,那么肯定会变得非常功利。虽然有高升学率,但这并非是教育的真谛,也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由于这种教育目的为利益所驱动,所以如果学生不能顺利升学,或者读到研究生也不能实现预期目标,那么,还是会陷入“读书无用”。

  对于“读书改变命运”,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的批判。当一个人进入社会,由于社会环境激发出学习热情,并迫切要改变生存环境而读书,这种“知识改变命运”就是积极的,应该给予鼓励。

  如果一个人以功利为学习目的,那么在目的达到,获得安逸舒适的生活时,往往就会放弃学习,认为这时候再读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如果赋予教育特定的目的,那么不能实现“改变命运”的后果一定是“读书无用”。

  初次分配的影响

  今天,家长们往往误认为孩子的教育消费是一种投资,这是值得商榷的。教育消费并非投资,因为投资总是要预先计算回报,而教育消费则是力所能及,有一定适度,不能预先计算未来回报的。

  我国的基尼系数高达4.7,因此出现初次分配的不公平,各地最低工资占平均工资的20%多一点,而国外一般都达到50%以上。日益快速增长的教育消费、初次分配的严重不公都和“读书无用”的形成强相关。

  有报道说: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根据这个报道可以分析出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比最低工资略高。

  四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工资往往赶不上大专毕业或者高中毕业就业学生的工资,这种现象也就必然引发“读书无用”论。

  大学专业、职业方向模糊

  最近,有评论说:“不专注于踏踏实实地培养人才,而是紧紧盯着高考录取分数线,或者与同城的‘兄弟学校’盲目攀比,或是将心思用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上,实在是缘木求鱼之举。”还有更值得深思的说法:“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毕业后,你就会想念大学的好处。”

  这些评论非常有代表性,主要观点是大学教育不能一以贯之专业、职业方向,以至于毕业之后并没有体现大学教育的收获。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的校长和教授都在忙些什么?

  现在的大学教育专业、职业方向非常模糊,乃至于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要转行,包括一些博士生也是这样,这说明大学教育专业、职业方向是一个短板。以教师培养为例:师范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教师,要把怎样做教师作为主要方向。现在,很多非师范专业的学校也在办师范教育,且与同专业的学科就多三门课程:课程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所以师范学生毕业之后从事教师行业,如何做老师还需要从头学起。即便是和国家签了协议的免费师范生,由于读师范期间缺乏做教师的专业和职业准备和训练,毕业后做老师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如果大学教育不能一以贯之专业、职业方向,不好好学习专业课程,急急忙忙搞创业有什么好处?许多大学并不具备大学应有的专业以及职业方向的培养能力,学生们也就只能混个大学文凭。

  正是这些原因,大学毕业生感叹“读书无用”也在情理之中。

  结语  “读书无用”尽管是老调重弹,但每一次出现都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支撑因素。只有当读书、接受教育成为人们自我发展的自觉需求时,社会才会真正远离“读书无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