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儿时的理想都到哪里去了?

发表日期:2014-11-11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讲到理想这个词时,不由得问,孩子们的理想是什么,当时班上答什么的都有,当然了,都是孩子们熟悉的角色,比如解放军、医生、教师等,整堂课,教室里的每个人都特别兴奋。

岁月如梭,人生过得特别快,一晃已经是即将奔向不惑之年的人了,想想曾几何时说过的理想,这时候觉得有些不怎么靠谱,似乎有些太肤浅了。解放军也罢、医生也罢、教师也罢,都是一个空乏的概念,说的时候随意性也特别的强。可能当时老师也没有把各自的理想当回事,只不过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理想这个词而已。

我们的国家一直以来都强调教育需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基本教育方向,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认真地对待,学校里谈的最多的某过于如何考试,家里说得最多的是莫过于考上什么好学校,将来谋个什么样的好差事,孩子们之间喜欢交流的恰恰是有什么游戏可玩,有什么东西最好吃……大伙从行动上已经否认了自己的理想,当然不会把理想当回事。

至今我依旧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总统,从小就立下志向,要成为一名美国总统,乃至于上学时,周围的孩子就总统、总统叫个没完,他从来没有觉得可笑,而是一路向这个理想靠近,没想到,长大后,真的通过努力成了一名总统。

事实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就是说,只要有了理想,不懈地付出行动,一切都可能实现。问题是,我们谈理想,但就是没有好好地对待理想,十之八九都是随意性地想,不认真地去实现,再加上所谓的理想,也不过是含糊不清的词语而已。就说教师吧,我们不能仅仅把问题就谈到教师这个名词,还要想想,到底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只有当了教师的人才会明白,教师也有优劣之分,唯有像苏霍姆林斯基校长那样,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做教育的有心人,这样的人生才算特别的幸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许多人为什么活得特别无聊,说到底就是没有远大的志向,他们选择了浑浑噩噩地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管日子也一天天地打发消遣掉了,殊不知,整日里被情绪所左右,这样的人生直到行将结束时也搞不懂,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人的志向从根本上说应该如大鹏鸟远飞那样的逍遥,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得失,不为天下计,不为百姓忧,就算一个人有理想,也不过是围绕自私自利贪图权势富贵而已。人们羡慕富贵,喜欢面子有光,殊不知,真的英雄都会选择寂寞,选择挤时间来不断地磨砺自己。科比之所以能够在美职篮赛场上叱咤风云,这与先生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训练有关系。理想不是一句空话,她的建立应该非常慎重,需要深思熟虑。历史上的曹操自比周公,诸葛亮自比管乐,这些人都是把人生理想建立在认真分析自我,仔细审视时事的基础上的。秦末陈胜显然也有人生抱负,知道天下人苦秦久矣,揭竿而起成为轰轰烈烈农民军的领袖,但是仅仅把理想建立在苟富贵勿相忘的基础上,显然没办法把起义带到一定的高度,就像洪秀全一样,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享受人间富贵,自然被历史所淘汰,成为农民起义的一大悲哀。也许有人对刘邦、朱元璋评价不一,但是这两个草头王至少知道,一个王朝要想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民心特别重要,刘邦的约法三章,朱元璋的广积粮,缓称王,都是建立在以民生为目的的基础上的。

社会上就算有三百六十行,也仅有少数人能够成为行家里手,许多人都是随大流者,为什么呢,这少数人的目光不会短浅,知道社会需要什么,自然会有敏锐地洞察力,这样的人又怎么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真正拥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未必锦衣玉食,活得像小孩子一样,整日里痴迷于自己研究的领域,不会关注什么世俗世故,唯有如此,他才能够更加靠近理想,爱迪生也只有做过无数次实验,才发明了灯泡,为人类开辟了新的纪元。科学无国界,人的理想如果能够心系人类的发展,这样的理想才会具有无限的魅力。一个娃娃整日里在山坡上放羊,没有远大理想,只愿意把羊养好了,可以多买一些钱,到时候可以娶一个媳妇,然后在生一个小孩,接着让自己的孩子放羊,这样的实实在在的人生循环在人间并不少见,我们也没有必要说什么不好,但是从人类发展来看,这样的人生只能维持社会一定的秩序,没办法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事实上,没有爱迪生,说不定我们还处于黑暗之中,很显然,爱迪生的工作已经超过了那种反反复复循环不断的生活。

一个有伟大理想的人,事实上在人世间知音总是很难找到,如果有三两个人志气相投,那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毛泽东主席之所以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与老人家从小就胸怀天下,再加上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这样的际遇不知多少年才会出现一次呢?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谈论中国的伟大复兴梦,实际上,一个人要想创造伟大的事业,没有远大理想,实现梦想那是比登天还难。我们没办法选择起点,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来。朱元璋曾经担心跟自己同一年同一个时辰出生的人要夺取天下,想把这样的人都杀之,下面的大臣劝阻道,同一年同一个时辰出生的人就算人人称王,也不必自寻烦恼,人间有那么多的行业,你在国家称王,说不定他在养蜜蜂的行业中称王,这一点也不奇怪。也不知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但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在自己的领域总有实现的机会。

立志要早,我看未必,志向的确立需要正确地看待自我,千万不能特别随意,我们的理想教育往往是有开头,没有后续工作,孩子们在不断地学习中已经老早忘记了自己来干什么的。我认为每所小学都要给孩子建立人生理想档案,当然了,随着年龄的增大也可以进行细微地调整,这种理想档案可以跟在孩子后面,不断地鞭笞孩子要成为一个积极向上,为国家、集体谋幸福的人,否则,培养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那就是一句空话了。

也许有人会问,理想怎么能够调整呢?实际上,理想当然可以调整了,如果搞什么教条主义,那无疑会束缚孩子想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自己的理想是建立在不断发展自我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断地进行调整。问题是,理想仅仅为了说明这个词的意义,这样的谈理想活动的设计也就太过肤浅了。

社会因为各种因素,人在世上想要取得成功,那需要不断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唯有如此,人活得才会有意义。不信,你可以问问孩子们,你来学校干什么的,十之八九,孩子们都会回答来学习的,紧接着问,学习为了什么,这时候,许多孩子就会一脸茫然,不知怎么回答,当然了,可能受成人世界的影响,也有孩子会说吃好穿好睡好,一切都好。

为什么一些大学生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会特别焦虑地审视这个世界,说到底,在人生理想方面没有明确的志向,过惯了成年人设计的生活,忘记了未来的生活需要自己设计,这恰恰是这些孩子生存悲哀所在。那些为了享受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宁愿坐宝马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兜风,说到底,就是希望永远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切都是别人设计得好好的,这样的年轻人又有什么理想可言呢?

儿时的理想到哪里去,只有不断地问自己,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有多少次在虚度年华,在碌碌无为,不断地警醒自我,魅力人生才会伴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