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实效课堂静气不可少

发表日期:2014-11-10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有位领导专家讲了自己从事教学的一个小小细节,那就是每每上课之前,都会闭目养神,稍微让自己骚动的心静下来,然而在走进课堂,这样的课堂再加上平日里一直在备课,自然上得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余味无穷了。

我觉得每一个人,尤其是成功的人,都会有一段非常值得骄傲的过程存在。每每到了一定的场合,这些成功的人都会用最短的时间把最精髓的东西讲出来,很少保留什么,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保留,毕竟自己成功了,潜意识里希望更多的人成功,这对于教育界而言,更是如此。

每每读到一些名师的专著,我总是倍感珍惜,似乎一位老年人戴着老花眼镜,在夜灯下,翻来覆去地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回忆起过去的一切精华,让能够读到这本书的人能过多学到一点东西。人们喜欢走马观花地去欣赏教与学专著,总是因为肤浅忘记了里面的一些细节。比如《洋思高效课堂》中就记述了蔡林森先生怎样吃尽千辛万苦让小学不怎么理想的孩子考取了理想的学校,有人也许一带而过,稍微深思,你就会发现,这也是先生之所以能够创造洋思奇迹的根本原因之一,试想想,辅导自己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不就意味着他至少把整个学段的各门学科都学到手了吗,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一件大事,对于大人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有了这个作为基础,先生确立一些规则,把握那些标准,自然会与科学同步了。

我们看教与学专著固然要把握一些纲要方面的东西,但是稍微注意一些细节,你说不定会得到更多的东西,这是许多人很难想象的。听一个专家做讲座,我觉得有必要拿只笔,觉得有必要,就认真记下来,不要多少文字,只要能够在讲座结束后回忆起来就行了。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是哪位领导或者专家讲话,总是把一些东西用简单的符号记下来,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就会翻阅出来,稍加回忆,略加整理,从而形成一段段文字,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意识。

这不,专家讲了许多方面,我们不及时记录一些闪光点,说不定大脑里就是专家的几个框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忘记,这样的讲座也就没有了意义,真的有点辜负专家的苦心。我非常庆幸自己的这种听讲座的习惯,至少有一得,这比什么都来得快乐。

专家说的课前静思几分钟,就像我现在写文章一样,可能开头有些闲言碎语,但是总归会找到眉目,写点有些味道的文字来。我觉得一堂课,不要说什么高效课堂,只要说实实在在的课堂,都需要老师能够把心静下来,这比什么都来得直接,有效。佛教就有句话,意思是人只有排除一些杂念,才会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兵家作战也强调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只有把动静很好地结合起来,课堂才真正地具有生命力。

许多人恰恰相反,愈到上课之时,自己愈加坐不住,如坐针毡一般,急匆匆、火急火燎地来到教室,稍微看到不顺眼的东西,马上大动肝火,一旦情绪失控,课堂往往游离千里,当然没有什么效果了。

我觉得你上下一堂课的时候,等到前一堂课铃声响了之后,你就有必要从繁忙的批改作业和备课中走出来了,这时候,你不需要做许多事情,只要闭着眼睛思考一下班上的一个个孩子,下一堂课有哪些重点、难点,设计那几个像样的环节,大体上如此,一晃而过,紧接着就是全部忘记,做到境由心生,让眼前尽量出现豁然开朗的景象,带着这样的心情稍微提前走向教室,跟孩子们聊聊天,说说题外话,顺便拍拍一些孩子的头,为上课做点准备活动,等到上课了,你就会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活动环环相扣,思维收放自如,自然会达到教与学和谐发展的境地。

我认为课堂老师的心都静不下来,又怎么可能让一堂课有什么深度。长期从事教学的人都知道,一门功课,如果师生不能及时进入角色,思维往往非常肤浅,常常会顾此失彼,出现一些无效的环节也就自然而然的了。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公开课,正因为老师功利性的表演,反而不能够让课堂拥有灵魂,看上去程序紧凑,可又有什么用呢,说不定,孩子会觉得不真实,对老师有看法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我跟孩子们讲,许多老师其实学问差不多,可是教出来的效果为啥差距那么大呢,事实上,说不定,这个老师,在某个场合给了你心灵的触动,你对这位老师有了好感,自然会拼了命的学习,坚持下去,再怎么平庸的课堂,你都会有收获,这显然是孩子心静下来学习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做过学生,只要我们愿意静下心,自然会从讲台上飘来一些自己受益终身的话,你及时地消化、内化,说不定你就会学出一点门道来,一窍桶则百巧生,你说不定就能够把这门学科学出一定的境界来。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你说他好吧,也是,毕竟有些学科能够学出点名堂,自然该门学科的老师非常高兴,课堂上表扬是少不了的,如此下去,自己愈学愈带劲儿,这门学科优秀也就不奇怪了。反之,如果老师跟你的关系尴尬,这时候,你会把老师的每句话都看得非常地垃圾,再加上自己心浮意躁,自然会产生一些不正常的举动,老师稍微一注意,自己就会疑神疑鬼,如此下去,只能学得愈来愈糟糕。由此可见,就是水平差不多的孩子,在不同老师的手上,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一个成功、有效的课堂,需要师生双方都把心静下来,这样,老师说的话就会有条理,有思想,学生学的东西也会更加简洁,更加轻松。师生教与学非常痛苦,往往是由于一些不经意的话或者不恰恰地误会造成的,如果一位老师静下心来走进课堂,你就会发现一些孩子,他们的眼睛带着忧伤,他们的动作会非常僵硬,他们的笑容会非常的勉强,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走进教室马上发现。这时候,老师哪怕是主动的一句话,一个轻轻地动作,都会让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消失干净,只要孩子的心静下来了,老师自然会按照课前的几个步骤有序的、有意义地进行下去,就算稍微有些变动,师生也不会紧张,毕竟智慧在交流和互动中渐渐地变得有了能量源,如此的课堂,学生会觉得受益匪浅,老师也会觉得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我发现课堂固然需要事先预设,假如没有把心静下来,自然会莫名其妙地赶进度,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不出什么东西,只觉得本来清晰的大脑更加糊涂了,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把心静下来,做到静思结合,动静融合,从而达到教学的至高境界。许多课,师生都在为某个知识点、重难点认真而激烈地讨论着,说不定,一些新的思路会突然从师生中产生,就算没有料到,也会因为这些新的东西而锦上添花,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些课堂催化剂的,只有抓住了,你的学生说不定能够学到一辈子都觉得酣畅淋漓的精彩瞬间,到时候,会有许多孩子因为你的这一瞬间而难以忘怀,这有什么不好呢。

生命的课堂需要我们尊重生命,生命的课堂更需要我们放下一切,把心静下来,才能够真正做到教与学共成长,这种水涨船高式的知识课堂才能够铸就伟大的教育传奇,看来,我们在漫漫教学路上,真的有无止境的珍宝等着自己挖掘,问题是,心有没有静下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