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与一位毕业班孩子的谈心

发表日期:2014-11-1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小袁,一个初中毕业班的孩子,人长得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由于这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出自己理想的名次,与人说话都有些嘚嘚瑟瑟的。班上的任课老师也非常地郁闷,为啥呢,这孩子听乖的,自从考了一次全校第一,就没有第二回了。本来呢,老师们还寄希望于这个孩子,以便实现重点中学新的突破。

看样子是指望不上了,妻子也莫名的揪心,我没什么二话可说,再一次充当了他的心理帮助师,尽管没有什么心理咨询证,但是凭着自学的一点皮毛,还能够支撑一点场面。

我正在办公,突然门推开了,一个高个子单腰的男孩出现在面前,没什么,自然是小袁了,由于几次接触,已经与其非常熟悉,也没有什么别的客套,按照惯例找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我们开始聊天,更主要的是他说我听,这一点上,我改变的做班主任的那一套,宁愿做孩子感情的倾诉者,也不再做什么道理的宣扬者,毕竟心理咨询的要求说明了一切,一个人只有依靠自身的潜能挖掘才能够从哪儿跌倒再从哪儿站起来。

我非常后悔,当时没有用笔把双方的谈话记录下来,自然了,在谈话中,为了双方无所不谈,也没有必要记录下来,这样的谈话是为了帮助孩子走出阴霾,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渐渐地,小袁不再过于拘泥,我翻阅着其第一次模拟考试的卷子,他在一边诉说着自己的苦闷。事实上,一个孩子在诉说的时候不要轻易地打断,否则,作为听说人是很难判断出他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只要稍微点拨,也就行了。

这次试卷比过去训练的难度增加了,再加上是综合性的题目,自然有些力不从心,据说许多孩子还没有做完,考试结束的铃声就打响了。小袁毕竟还是有实力的男孩,他与别人不一样的是做一题检查一题,结果也是来不及,可能是看了时间的,马上阵脚大乱,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也在所难免了。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所谓试题难度加大,十之八九就是考生知识掌握不怎么牢固,不那么的清晰,一旦出现了卡克现象,马上就会手忙脚乱起来,似乎整张试卷都没有了信心,那种冷静的心态也就荡然无存了。小袁也不例外,在数学试卷上,前面的小题目是完成了,可是后面的大题目由于时间紧,竟然没有完成,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这样的情况是许多考生都面临的现象,唯有不断地调整其心态,一切才能做得更好。

听其絮絮叨叨,我不免问上一句,你考数学时,老师发草稿纸吗?他点点头。我接着问,你的草稿纸使用了吗?他摇摇头。问题就在这儿,你的草稿纸,这样的拐杖都不使用,自然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当然了,这样的孩子是不要说多少多余的话,只要稍加点拨,马上恍然大悟。

实际上,考试时,每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要认真的对待,否则,就算简单的题目也会变得难起来。为什么一些试卷,有些孩子能够超常发挥,有些孩子却发挥失常,原因很简单,有些孩子没有把握好考场上每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试卷上的题目不认真读,老是想着老师上课讲的东西,总希望用某种模式来解决问题,殊不知,只要你认真读题目,有时候答案就在题目之中。只要你做有心人,就会发现,一个善于研究试卷的学生,他往往能够认清自己,从而更好地发挥。

我有这样的要求,无论遇到什么题目,如果能够判断出卷人的意图,那这条题目就成功一半了。许多孩子不知道一切题目都来自课本,如果在复习期间,不注意适时地回到课本中,那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我们的许多孩子总喜欢就事论事,就题目谈题目,不知道变通,自然不能轻松地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更别谈能力了。

一张试卷,我们如何支配时间,这也是小袁最大的苦恼,我没有说什么,只不过提醒道,一张试卷,他的分值是固定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完全可以根据分值的多少来判断各种类型的题目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平日里训练就要向这方面努力,毕竟考试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的。

其实,考试时,可能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自然每条题目花费的时间也并不尽然,绝大多数题目都会花比给定的更少的时间。有意思的是,有许多题目,你如果掌握到一定的火候,说不定,题目读完了,答案也就出来了。

问题是,许多孩子就是不愿意耐心地读题目,总是火急火燎地、囫囵吞枣式的读完,到头来,还不知所以然,结果反复阅读,只能愈读愈乱,结果当然做不出来了。优秀的学生,他不仅有眼睛读,还会有笔在草稿纸上画画,说不定,自己非常窝心的题目也会豁然开朗。

当然了,对于文科的题目,我们在阅读材料时,需要根据其学科特点进行不断地判断。我认为一个阅读材料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略读,做到大体知道什么精神,然后根据题目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最后的阅读仍旧是整体阅读,为的是从上下连贯中验证这样的回答是否全面。如果是需要回到课本上的,你还要在草稿纸上写出一点要领,这样不至于顾此失彼。

如何才能不断地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用活书本上的知识,小袁也有这样的困惑,我的解答是这样的。这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临近考试已经不到四十天了,无论再怎么忙,有一个规定的动作不能改变,那就是时时有回到课本上的意识,至少每门学科在两天内都要接触到,这是许多学生之所以复习有效的原因所在。

我们的许多孩子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只要拼命地做题目,就可以在考场上叱咤风云,取得好的成绩,殊不知,如何在考场上应付自如,自然需要牢固的知识作为基础,如果你对知识的掌握是含糊不清的,那可以肯定,一条不怎么复杂的题目也会变得复杂起来。面对许多题目,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训练结束,这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做到,每条题目都能够想到出卷人的意图,知道里面包含着那些知识点,运用所学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样的训练才是有效的。

小袁显然做了许多题目,但是这些题目没有给其足够的信心,看其眼神就明白一切。毕竟,临近考试,每个孩子都特别紧张,每位老师都特别的敏感,如果能够充满信心,那也算得上是奇迹了,要么什么都不懂,要么什么都懂。可惜的是,小袁处于懂与非懂之间,自然会特别的苦恼。

我是这样点拨小袁的,一天的课下来,如果老师讲的有啥不懂,马上用本子记录下来,不要追求写出的字有多完美,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了,要么问同学,要么请教老师,更主要的是还要回到课本,再找相关的题目训练,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真的掌握。我知道,这个一直在年级前几名的孩子,老师讲的许多东西,他无需在一边纠结,完全可以开点小车,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当然了,老师讲的东西,如果你知道得特别清楚,也不要浪费时间,完全可以变换条件,或者找到同类而不同质的题目进行比较,从而寻求出更加靠谱的解决思路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袁说的非常多,可惜上课铃响了,时间真快,一晃就没了,当然了,我没有说分析的话,只是把一些扼要的解决之道说给他听,不过三言两语而已,愿小袁能够摆正心态,正确、有效地进行复习,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