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人的灵魂需要准时回家

发表日期:2014-10-29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克里希那穆提这样一位著名的人类心灵导师,他认为人活着之所以不快乐、不幸福,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恐惧、急躁打破了内心的平衡,整日里忧心忡忡,不觉老之将至。

大家口耳相传的惊弓之鸟、杯弓蛇影,不就是与心理的失衡有关系吗?人一旦觉得环境为自己不容,就算锦衣玉食、权势赫赫,也会孤灯吊影,如孤魂野鬼一般。

许多人都知道如今的社会相当的浮躁,在名利场上不是选择张弛有度,总喜欢一直向前,得到的愈多愈好,哪怕别人稍微占点便宜,自己就会觉得大逆不道,千方百计地想出办法捞取更大的利益。所谓社会的浮躁,那就是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效益,最好能够不劳而获。殊不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有因必有果,没有一定的付出,想尽歪门邪道,就算爬上了高枝,那也只能是登高必跌重,等到树倒猢狲散,一个小小的角色,得到的痛苦就不可想象了。

在智者眼里,天大的事儿那也不过轻如鸿毛,唯有老是想着得失的小人才会常怀戚戚之心,在哀怨声中感受天地的不公,总是眼红别人怎么样的出色,如何的享受,就不愿意看看别人是怎样百倍的付出。

人活着,从小到大,我们就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环境里,大人希望小孩长大后能够成就非凡,羡慕别人怎么样的出色,就是不愿意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寻找适合的道路。有些路,看上去荆棘丛生,只要你拨开一点点,前面说不定就是康庄大道。问题是,许多人不愿意拨开这表面的云雾,总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自然不会找到属于自身的幸福生活。

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幸福的生活,就算解释形式花样繁多,殊途同归,只要内心平和,不起眼的野花也会给深陷谷底的人以芬芳,鼓励你去攀爬,直到看到阳光与云彩。

于丹女士喜欢用煮鸡蛋、番薯、茶叶来揭示人生,我觉得人之所以千差万别,十之八九都是社会环境和自己的个性所决定的,你的目光决定了自己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熟视无睹恰恰是这个世界许多人的常态。

弥勒佛之所以能够呵呵一笑,没有什么烦恼,其实一副对联说得非常好,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物,这样的人生观,如此的观人生,又何尝不能超越世人的眼界,成为鹤立独行的人。

我们只不过是造物主的一个小小微尘,不要老是憋足劲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要想想人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是与大自然为善,还是希望跟大自然较劲,就算表面上得到了什么,失去的将是永久的遗憾。

康德为什么要世人多仰望星天,不就是时时警惕自己,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你不要自以为是,完全可以主宰天地间的一切。哲学里开门见山要求世人要认识你自己,才能够在欲海、苦海中找到属于上天赐予的智慧。

凡是一件事,人们在面对之前,都会莫名其妙的恐惧,无比的焦躁,为什么呢,不知道这件事到底能够做出什么样子,做得不好会怎么样,老是这样的纠结,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茶饭不思,看上去似乎在尽心尽力,殊不知,力道没有用对方向,没有把力气用在事情本身,而是花费在无数的念想上面,可想而知,能够干出什么出色的事情来,那也算上天的眷顾,祖宗的保佑了。

我们生在这个繁杂的社会里,每天都会想出许多花样来,或者应付许多花样,整日里觉得忙不完的事儿,就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心腾空,自然会迷了双眼,忧心忡忡,似乎总有一种力量在阻碍自己发展。

事情固然没办法全部处理完,我们就是因为一件件事才会显得自己的存在必要,如果真的没有什么事儿了,你也未必就幸福到哪里去。关键是,对于一件事,我们应该如何的看待,是觉得事多而烦躁,还是平和的面对事儿,想出办法处理事儿,这样的见解不同,也会给你形成不同的生活状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在陋室之中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失去自我,柳宗元明白了造物主的伟大,才明白自己受到的那一点委屈又算什么呢?人的生活就像在一叶扁舟在大海上航行,你不要老是怀疑自己的力量,整日里想着什么时候会有风浪让自己沉没,为何不想着彼岸的春暖花开,艳阳高照呢?许多人之所以长大了,成熟了,原因很简单,他曾经置身困境,但是没有悲观绝望,拥有一颗坚韧的心,从而获得了重生,自然也就不再害怕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挑战。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为啥这样呢,不就是人面对艰难困难,没有放弃自我,而是决起而飞,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干出惊天伟业,但是这样的行动过程也是一辈子最伟大的财富,有利于自己战胜生活中的各种苦难,从而开辟出意想不到的道理来。

许多人面对网络的变幻无穷,总觉得在网络间捣鼓几句,就要做一个文艺青年,或者专业作家了,殊不知,你有此念,往往会葬送自己的愿望,人不要过于想着什么虚名的东西,不凡多思考,我这样的人生是不是能够平和的看待这个世界,如果内心波动明显,说不定自己修为不够,许多及时纠正自我,让目光柔和,心肺畅通,如此手脚才能麻利,说话才能利索。

有人喜欢抱怨,别人混得怎么样好,自己怎么样的糟糕,我总是劝其想想自己怎么好,不要觉得别人怎么样的如意,殊不知,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再说了,未来到底什么样子,谁也没办法打包票,唯有常常想着生死的人,才明白只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是比什么都宝贵的财富。身体是什么,他是你人生中永远的“1”,其他什么东西都只能算是“0”,身体拥有了,其他东西才会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其他东西在多,那也是空无一物,啥价值也没有。

我觉得许多人总是喜欢遗忘,等到自己住进了医院,就会感到身体的重要,那时候,你去拜访他,就会如哲学家一样,在那儿劝你怎么样的看透人生,看淡得失,一旦出院了,不到一个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又会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我,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肝火,目光只能愈来愈狭隘,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成日里乌鸡眼似的。

人为什么在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才去想着补救,为什么不愿意在平日里对身体好一点呢?高尔基认为生病是最好的心灵疗养方式,它能让你放下干不完的活儿,更好地梳理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老祖宗做得不错,他们学会内省自我,做到一日三省,这样的行为方式恰恰能够与真理更近。

高尔基的生活并不怎么如意,一方面要赞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要与官僚主义作斗争,写出激昂的诗句,也扭曲了一些现实真相,这样的文人,世界从来没有缺少,阅读其人生又怎么能够不悲伤?

我们当然没有高尔基的高贵头衔,但是可以畅意的写出自己的心声,这恰恰是最最幸福的一刻,许多人认为写点东西是非常痛苦的事儿,殊不知,你坚持书写自己的内心,让先哲的话时时闯进心肺,与有智慧的人为伍,就算再怎么普通、平凡,又有什么悲哀的呢?

周国平先生认为一个当官的人,如果坚持每天写出一些心灵感应方面的文章,久而久之,就会时时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的人至少不会被尘世间的花花绿绿所迷惑,自然不会成为贪腐之官,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让灵魂准时回家,我们就会有羞耻之心,就会建立属于人类的道德底线,这样的特立人生往往能够铸就幸福人生。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