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温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由悟空学艺所想到

发表日期:2014-10-28 作者:温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888295061

有一本书题目是《悟空是个好员工》,偶然翻一翻,也没有深入研究,在过手的时候,我还是放下了,事实上,这种借助古典名著来述说自己道理的书籍太多了,没想到,在不经意间,自己也有点依葫芦画瓢,恍惚间,猛地觉得孙悟空伟大来。

孙悟空顾名思义是《西游记》的主角,没有他,故事没有精彩,情节没办法推动,无论是喋喋不休地唐僧,还是幽默风趣的猪八戒,包括默默无闻,就几个台词的沙和尚,依旧没办法撼动其伟大地位。

人有时特别奇怪,只要读过了某些名著,会在突然之间拥有灵感,觉得要对作品的某些角色进行说道,算什么呢,也许是知识到了一定程度会自己流露有关系。什么是教育,有人说,忘记了许多东西,剩下的就是教育,事实上,知识会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突然再现,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在发挥作用。人的一生都在接触新的知识,只不过人们对知识的认识态度不一样,导致新旧知识之间存在脱节的可能性。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就应该温故而知新,在生活中,我们会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由自主地借助所学的知识或者已有的经验来判断新的情况,从而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教育说到底就是强调一个“悟”字,没有这个字,人要想增长学问,那是不可能的。我发现,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究,你的大脑里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一些新的知识体系,进而把曾经积累的知识或者经验进行重新组装,从而得到新的知识,这种悟道会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的学习与思考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没有实实在在地思考,古人形容为两脚书橱,我看一点也不为过。书读多少,我觉得不应该过于强调所谓的数量,还需要看你从读书过程中得到什么,没有一定的悟性,知识的学习恰恰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这个时代,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教师垄断一切,网络正在以丰富立体化呈现知识,让置身其中的人学得更多的知识,这就决定了一个人需要以正确地态度来面对一个个知识。当下的老师还用过去的一言堂来挥洒自己的人生,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放低姿态,与学生在知识面前平等对话,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这是教育的真谛,需要所有参与教育行为的人认真反思。

暑假需要教师干什么,我觉得就是在反复地审视一学年的工作,找出其中的不足,在阅读大量教育专著之后,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全新的审视,找出问题的根源,不断构建或者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让孩子们的学习更具有时代性。学生需要得到什么,我发现其衡量标准应该建立在广大受教育者能不能保持对知识本身长期的兴趣。一个出色的教师,他会辩证地分析身边的学生,也会让一个孩子对某个领域的知识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这是教育带给社会变化的根本所在。

知识的学习如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不是一系列考试所能决定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长久的知识学习的兴趣。如果把教育过于功利化,孩子们建立的知识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一场场考试而已,对于以后愿不愿意持续学习,那显然是要打上打打问号的。

事实上,孙悟空这样的石猴子,也不是天生就是创建奇迹的料子,他尽管拥有骨子里的发展潜质,但是没有自己的进取心,也不过是花果山上一个普普通通的猴子而已,自然会面对生老病死,无可奈何地在世上白走一趟。

我们只要智力正常的人都与孙悟空一样,都有创造奇迹的潜质,能够正常地与别人对话,能够顺利地接受人类流传下来的遗产,也能够非常迅速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只不过这种主观能动性没有孙悟空来得强烈,甚至有许多人不思进取,总喜欢按部就班,总愿意得过且过,稍微有了一点生活形式的改变,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一系列不满情绪化为行动,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孙悟空刚开始也是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生活,不知道天高地厚,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带着猴祖猴孙发现了水帘洞。可以说,孙悟空从此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有了家就有了责任,水帘洞,是花果山福地,这么好的地方,只要你成为这样的家的主人,没有理由不为之发展做进一步的考虑。古人认为人只有成家立业之后,才能更好地去发展自己的事业,达到光宗耀祖的境界。孔夫子认为人是三十岁左右才会撑起生活的一片天,到底四十岁才不会为外界的花花绿绿所迷惑。孙悟空发现了水帘洞,也拥有了家的意识,再加上其进去之心,自然不会在享受荣华富贵中忘记了自己的斗志。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还是三国时期的刘备,他们在温柔乡里也会迷失方向,亏得身边人的理智才不至于忘记自己的志向,他们的成长无疑是幸运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么幸运,许多人在四处碰壁和环境稳定之后,都不思进取,在原地打转,妄图通过建立一个个圈子,保护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或者占有更多的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常人看来,天上能够掉虾饼,能够掉林妹妹,这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否则,《聊斋志异》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羡慕,买彩票炒股的人也不会那么多!

孙悟空经过思考之后,勇敢地支撑起花果山这个大的国家,告别朝夕相处的猴子猴孙,走上了求学的道路。他崇拜人的一切,这一点上,小孩子都是这样,善于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孙悟空的学习自然不会脱离这样的轨道。然而,人们对于猴子的学习有些不以为然,实际上,小孩子的学习又有几个大人认真对待呢,总是说,没事,反正是小孩子。

孙悟空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地寻求真正拥有本领的师傅,尽管书中没有详细地写求学的艰辛,但是每个善于学习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甘苦。工夫不负有心人,孙悟空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师傅菩提老祖,这位师傅住在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细心地读者读到这里就会发现,孙悟空要想学出点名堂,那就必须用心去悟,正如著名评论家李贽所说,灵台方寸,心也,斜月像一勾,三星像三点,也是一个心。意识是说,学仙不必在远,只在此心。孙悟空确实用心学习,不会把时间荒废,在百般与老师交涉的过程中,终于得到了暗示,这只有用心学习的人才会发现。在三更天,孙悟空在菩提祖师的指点下,学了七十二变,拥有了筋头云,这是西天路上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孙悟空严格意义上说,与释迦摩尼一样,在菩提树下,突然明白,一切修道都来自内心,否则也不会有天上地下唯吾独尊的至理名言。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关键是你有没有认真地去思考精进。

孙悟空显然把老师教给的东西用到了极致,他探龙宫,走地府,闹天宫,都是在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本领,在磨难中,拥有了金箍棒,练就了火眼金睛,得到了三根毫毛,成为斗战胜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悟空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员工,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也不知有几个人能够领略《西游记》这段文字的真谛,看来,好书需要一辈子来悟道,唯有如此,你才会拥有真的学问。